凯发平台

叶县公司新闻
4新闻动态

叶县全国碳市场释放减排新动能


  

截至目前,累计成交额突破百亿元——
全国碳市场释放减排新动能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我国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也是落实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政策工具。截至12月22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100亿元大关。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以来,共运行350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23亿吨,累计成交额101.21亿元。在交易市场层面实现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同时,对促进企业温室气体减排,强化社会各界低碳发展意识,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彰显了我国积极践行“双碳”目标的决心。

市场交易运行平稳

我国碳市场建设始于地方试点,2011年10月,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地方试点从2013年6月先后启动了交易。2020年底,我国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 个履约周期。到2021年6月,试点省市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4亿元,有效促进了试点省市企业温室气体减排,也为全国碳市场建设进行了有益尝试。

“自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我国就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更大 的碳市场。”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马文杰表示,碳交易市场上线以来不仅交易规模逐步扩大,成交价格也在55元/吨至62元/吨之间稳定波动,这对于一个刚成立一年多的碳现货交易市场而言是值得肯定的。

“作为一项政策工具,建设全国碳市场是落实我国双碳目标‘1+N’政策体系的市场出口,其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安永大中华区能源资源行业联席主管合伙人朱亚明表示,处于运行初期的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基础建设工作扎实推进,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推出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及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等管理规则,出台并升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核查技术指南等指导性文件。第二,顺利完成 个履约周期的配额分配和清缴工作,配额履约完成率高达99.5%。第三,扎实开展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强化数据管理,提升数据质量,构建了信任基础。第四,探索交易产品和市场功能的丰富和提升,大力开展宣贯和培训工作,积蓄做好能力储备。

“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一年以来,总体运行平稳,价格稳中有升,交易量也满足了控排企业的履约需求,符合碳市场作为减排政策工具的预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表示,全国统一碳市场可以促进企业碳排放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即将原来由社会买单的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不良后果,通过碳配额与碳交易的形式转化为由企业自身买单。目前,高能效企业通过碳交易获得更多竞争优势,从而激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实现节能减排,推动产业结构向低能耗、高附加值方向优化升级。

优先解决主要矛盾

现阶段,全国碳市场交易只纳入2000余家电力企业开放,外界对市场扩容的呼声较大。对此,芮萌表示,我国建立碳市场,主要目的是降低参与企业的碳排放强度,降低排放增速。“我国碳排放量更高 的行业是发电供热行业,占国内碳排放总量的46.33%,同时,发电企业碳排放量大,各类数据比较规范,管理水平也较高,选择电力行业率先启动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工作符合我国国情。”芮萌说。

当前,我国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实际上是供需两侧同时发力,碳市场建设也应该适应行业转型需要,不但从发电侧(火电发电企业),也应从用电侧包括钢铁、建筑和化工等重点节能减排领域推动入市交易,上下游联动,活跃市场交易,更加准确地反映能源供需平衡情况,形成真实价格信号。

朱亚明认为,当前,火电行业中短期内因为保供和转型等任务,财务压力较大,难以独立承担推动碳市场健全和发展的使命,在客观上也需要其他行业企业参与。“更多行业企业参与履约交易和自愿减排量交易,一方面可以更早地为政策完善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提供更为全面和完整的市场分析。”朱亚明说。

从国际经验看,发电行业是各国碳市场优先选择纳入的行业,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大、煤炭消费多,率先纳入可以同时起到减污降碳的协同作用。“电力是具有决定性的重点减排领域,在市场建设初期应当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积累经验,进而逐步推广和深入。”朱亚明介绍,我国一直在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等高排放行业开展数据核算、报送和核查工作,生态环境部也曾明确表示,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以后,将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覆盖的行业范围。

探索发展碳金融

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披露的数据显示,全国碳市场自开市以来,每个交易日均有成交,其中一个特点是交易量随履约周期变化明显。履约期前交易量显著提升,但在履约期结束后,市场总体交易意愿下降,成交量明显回落。因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保证和提升碳市场流动性,是当前市场发展关键的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碳交易方式限于现货交易,交易目的以控排企业的履约需求为主,因此,客观上造成市场换手率低,流动性、活跃度相对不足的局面。”马文杰表示,从发达地区碳交易市场来看,欧盟碳交易的重点方式聚焦于碳期货、碳期权等衍生品交易,市场整体具有更强的金融属性和价格发现功能。

“如果碳价格的发现功能不足,导致定价不合理或无法定价,就会导致基于碳配额的碳金融产品难以发挥出质押、回购、信托等一些应有的金融属性。然而,只有碳金融等衍生品市场逐渐成熟,才会激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绿色金融,进入减排行业。”马文杰说,全国碳市场除了要高举助力减排的大旗以外,也要逐步释放出经济效益和激励效果,丰富交易主体,吸引合规的机构投资者,稳步提升市场流动性。

值得一提的是,为优化碳市场建设,上海近日推出了《上海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将中小微企业与公众的减排行为进行记录、量化,并通过交易变现、政策支持、商业奖励等消纳渠道实现其价值,以引导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比如,在未来,通过公众减排行为的记录、量化、核定产生的减排量,可作为企事业单位、机构、社会组织等主体进入上海碳市场进行交易的产品;一些企事业单位、机构通过建设运行项目获取减排量,也可进入上海碳市场交易,实现价值转化;个人参与低碳场景,通过践行减排行为获取减排量用于自愿公益捐赠或转换生成碳积分也可以兑换商业权益、金融产品和服务等。(记者 李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