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平台

新城街道公司新闻
4新闻动态

新城街道【无废城市】数字智治!东莞以信息...


  




以“四网”建设推动环境治理现代化


迈入“十四五”,东莞围绕“数字政府”总体框架,全面加快生态环境监管信息化建设,构建“人防+技防”管理体系,为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数字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科学助力,开启东莞“智慧环保”新模式,以信息化技术赋能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构建协同作战网络,确保攻坚指挥系统化。构建“3+1+N”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即大气、污水、固废和土壤三大污染防治综合子平台+1个指挥调度体系+N个业务子平台),实现与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东莞市政数、住建、交警、气象等多部门信息协同,政策、数据、技术互动,形成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建成集监控、值守、指挥、调度、可视化于一体的指挥调度中心,搭建全市环境指挥调度系统,建立“市镇村企”四级指挥调度体系,形成“能掌握状况、能预警决策、能调度指挥、能考核评估”的指挥作战体系。


构建在线监控网络,确保污染治理精准化。出台《东莞市污染源在线监控建设技术指南》,运用污染物监测、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智能等技术手段,推动全市379家重点排污单位、23822家一般重点行业企业、25家重金属废水排放企业及7家垃圾焚烧厂在线监控建设,11812家污染源在线监控实现平台联网,全面提高企业监管效能。推广移动执法系统,提高移动执法工作效能,实现环境违法行为数字化精准溯源、精准执法。


构建科学监测网络,确保环境管理高效化。设立524个监测站,其中水质监测站24个、大气监测站490个、噪声监测站10个,实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全覆盖。搭建污染源产污、治污、排污“过程+末端”物联感知网,2020年至今累计完成13984家企业与东莞市生态环境在线监控联网,1874家产废企业纳入固废自动监控,实现全天候实时感知和管控。


构建信息共享网络,确保公共服务便捷化。依托东莞市“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推进环保审批信息化进程,深化数据多元整合,提升市民办事便利度,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初步完成“互联网+监管”共161个监管事项的数据汇聚,以及市政务数据大脑数据、省生态环境厅水气污染防控平台数据对接,有效数据达130多亿条。




以“智汇”体系引领“无废城市”新风尚


东莞今年入选 “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对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东莞市工业固体废物产废企业超过6万家,每年有近4000万吨固体废物需要得到安全处置,固体废物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匹配、不协调、不适应问题凸显。东莞大力推进全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着力推动打造“智汇”应用体系,深度赋能现场执法和规范化管理,推动固体废物管理“智慧治理”,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强化产废单位(企业)信息采集,实现入库数据全覆盖。通过整合智能计量设备、视频监控、定位系统、二维码标签、手持终端和GIS等设备、技术,实现所有危废经营单位、医废处置单位及运输车辆,一般工业固废利用处置单位、暂存单位,污泥产生、处置单位以及年产10吨以上危险废物产废企业、年产100吨以上一般工业固废产废企业的“产、运、处”过程信息采集全覆盖。

强化数据预警分析,实现精准监管全时域。借助智能预警分析、AI人工智能识别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出入库异常、危废超期贮存、逾期申报等风险和异常的实时预警,实现全时域精准化监管,并通过指挥调度体系及时处置预警情况,真正做到“人工监管”向“智能监管”、“事后执法”向“事前预防”、“人海战术”向“精准防控”的转变。

强化系统功能应用,实现规范管理全闭环。“管理系统”融合便利的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功能,企业可自主开展规范化管理评估,及完成固废出入库智能登记,有效提升企业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生态环境部门可通过系统实时掌握企业规范化管理落实情况、开展远程视频巡检、记录异常情况并跟踪整改结果等,实现考核异常闭环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固废环境监管机制。

近年来,东莞通过信息化赋能推动污染治理取得一定成效。接下来,东莞将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和各项污染防治工作向“数字智治”发展,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数字化和绿色发展水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