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平台

西和公司新闻
4新闻动态

西和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环保产业...


  

环保产业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环境产品和服务活动,为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环保产业领域不断拓展,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门类基本齐全的产业体系。“十三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14.1%,2020年规模达到1.95万亿元。环保产业为绿色发展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重要支撑,已成为我国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 

2021年11月2日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十四五”加快发展环保产业,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现实需要。新形势下,面临统筹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新任务,环保产业发展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需采取新思路新格局,培育产业发展新业态,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一、优化大气污染防治业务布局,支撑绿色低碳发展和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经历了消烟除尘、脱硫脱硝、超低排放等关键阶段,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脱硫脱硝除尘设备生产、设施运营服务、VOCS控制等产业细分领域逐步进入成熟期。“十四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入提气降碳、协同控制阶段,为支撑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及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下降,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消除重污染天气等防治目标,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将重点布局在重点工业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高效运维、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及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涉气产业集群大气环境综合整治等领域,以及推进开展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项目示范等。 

二、培育水生态环境保护龙头及“专精特新”企业,支撑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经历了工业末端治理与市政污水处理、黑臭水体防治与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历程。水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城镇污水处理领域已步入到成熟期,县城、建制镇污水治理市场需求逐步释放。但城镇污水管网、污泥处理处置、农村污水处理等领域设施建设与维护短板突出,污水资源化、智慧水务等产业业态处于起步阶段。“十四五”期间,水生态环境保护将持续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加强重点流域综合治理,以及重要湖泊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等。水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将重点向着“两极”发展,一是具备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实力和资产资本运营能力的中央及地方国资控股环保集团,二是掌握核心产业技术、精细化运维能力的 “专精特新”企业。 

三、鼓励固废污染防治与土壤修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应用推广,支撑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行业已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场地、耕地与矿山修复、环卫、建筑垃圾资源化、餐厨垃圾处理、工业危废处理处置等领域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发展期。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需求近年来逐步释放,产业处于初始期。“十四五”期间,将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示范、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等。除了传统业态外,固废污染防治与土壤修复行业将在废弃光伏组件、废弃风机叶片、退役新能源车及锂电池等新兴产业固废利用与处置等新技术;分布式小规模垃圾焚烧设施、可降解塑料等新装备新产品;危废信息化、智慧环卫、“生态修复+开发”新模式新机制等方面有所突破。 

四、推动生态修复领域重大项目及碳汇政策落地实施,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从上世纪70年代初到202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由12.7%提高到了23.04%,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立方米。近十年,全国草原植被综合盖度从51%提高到56.1%。“十三五”期间新增湿地面积20.26万公顷,湿地总面积达5300万公顷。“十四五”期间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河口、海湾、滨海湿地、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加强黑土地保护,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等。森林、草原、湿地系统既是生态资本,也成为一项经济资本,在发挥减缓气候变化的碳效益、获得碳汇收益的同时,还发挥着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增加生计和减缓贫困的综合效益。2021年7月我国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交易。目前按照有关规则和被批准的林业方法学开发的林业碳汇项目可以进行交易,草原、湿地碳汇项目尚未进入碳汇市场。随着生态修复行业市场化政策和商业模式突破创新,该行业在碳汇交易中具有较大潜力。 

五、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与产业发展,助力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经过三个五年的建设,“十一五”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国的 环境监测网,“十二五”“十三五”加快推进污染源监测、环境质量监测、生态状况监测等。目前,我国基本建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对推动环境质量快速改善起到支撑作用。“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建立健全基于现代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监测全覆盖,补齐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水生态环境、温室气体排放等监测短板。总体而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产业规模相对较小、高端环境监测设备市场占有率不高,将重点发展光谱仪、质谱仪、色谱仪等高端分析仪器,突破环境监测卡脖子技术,温室气体监测、地下水监测、重金属快速监测等技术,以及服务于溯源、预警、决策的智慧环境监测体系。 

环保产业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着技术、产品、资金、人力等产业供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期间,建议各领域环保企业找准定位,优化战略,深耕业务,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