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平台

龙山公司新闻
4新闻动态

龙山新形势下,环保行业的破圈与重生


  

这几年环保领域发生了一个巨大变化,即环保的含义在急剧演变,具体表现在从末端治理向节能、减排、降碳、循环利用等方向全面延伸。

同时,这种变化已经显著地贯穿政、学、产等各界,环保产业正在迎来一次深刻的变革,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在发生变化。

节能减排、降碳环保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也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环保产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新形势下,环保产业的破圈与重生。


1、“新时代”需要“新环保”

环保需融合节能、减排、降碳

当前环保产业的深度变革,一言以蔽之——“新时代”需要“新环保”。

我国是经济大国、人口大国、工业大国、能耗大国、污染物和碳排放大国,围绕生态环境的诸多问题先天就是一个复杂、庞大、系统的问题。

越往深发展,环保产业的含义就越宽泛、越强调系统性、协同性,同时中国的环境问题解决和环保产业发展也必然具有独特性。

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把污染治理与节能、减排、降碳、循环利用等统筹协调推进已经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传统环保产业向“新环保”产业升级是趋势必然,同时已基本具备条件。

传统环保产业主要包括水、固、气等领域的污染治理,其核心是污染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及部分地资源化处理。

然而,随着生态环境变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日益加剧,单纯依靠传统的环保产业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

末端是生态环境治理的必然手段、兜底手段,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一些时候环保末端治理只是将污染物从一种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社会的负担。

因此,环保产业需要向“新环保”产业升级,在实施环保末端治理的同时,还要深度融合节能、减排、降碳、扩绿、循环利用等方面,重视源头减排和清洁生产的措施,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高效作用。

针对这一变化,能够看到我国已经在从法规标准、财政税收、市场机制等多个方面展开布局,甚至明确强调环保与其他方面的协同性,如2022年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该方案核心强调两点:

一是突出协同增效,要求统筹碳达峰碳中和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如目标协同、区域协同、领域协同、任务协同、政策协同、监管协同等;二是强化源头防控,强调紧盯环境污染物和碳排放主要源头,突出主要领域、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

随着“新环保”在理念、政策和技术等各个层面的不断成熟,环保产业将迎来一次巨大变革及政策红利。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

在这一变化之下,一些环保企业已经开始布局电池材料、节能等领域,同时跨界“新环保”的现象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超乎常规,比如:

特斯拉公司通过创新设计、高效生产、智能服务等方式,实现了汽车行业的低碳革命;阿里巴巴以电子商务为核心,通过数字化技术、绿色物流、节能减排等措施,实现了商业模式的绿色转型;就连大疆这样看似和环保不沾边的公司,已经在给环境监测装上翅膀。

2、“新环保”市场前景可观

产业规模将达到10万亿

如果以传统环保的概念看,市场已经饱和甚至在萎缩;而如果以“新环保”的概念看,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是世界上更大 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也是更大 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实现“双碳”目标将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核心需要深度调整能源结构,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

在这一过程中,“新环保”产业将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节能技术装备、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

此外,“新环保”产业既是应对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在多力并举之下,“新环保”产业市场空间十分可观。

据统计,202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规模达到7万亿元左右,占GDP的6.8%左右;节能环保产业就业人数达到6500万人左右,占就业总人数的7.5%左右。

在“十四五”规划中,我国明确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和措施。例如,到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以上;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

为实现这些目标,我国将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与清洁供能、生态环保与生命健康等领域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激励,加快培育壮大“新环保”产业。

预计到202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左右,占GDP的8%左右;节能环保产业就业人数将达到8000万人左右,占就业总人数的9%左右。

随着 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加码,环保产业或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3、实现“新环保”升级的4大转变

环保企业战略布局的核心维度

根据新发展阶段的要求,我国环保产业需要实现“新环保”的升级,即从传统的末端治理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变。具体来说,可以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从末端治理向高质量精益运营转变

末端治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后,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减排或治理,这种方式成本高、效果差、难以持续。

高质量精益运营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通过源头预防和过程控制,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这种方式能够节约成本、提升效益、保障环境。例如,一些钢铁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冶炼工艺、节能设备和清洁能源,实现了煤气回收利用、烟尘减排和渣钢回收等,大幅降低了能耗和排放。

这意味着要在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同时,要加强末端治理设施的运维管理,提高处理效果和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和风险,实现污染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二、从环保产业常规污染物控制向特殊污染物控制转变

常规污染物是指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水污染物(如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和固体废物(如生活垃圾、工业废渣等),这些污染物的控制技术相对成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模块。

特殊污染物是指一些新型或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如挥发性有机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如镉、铅、砷、六价铬等)、放射性物质和生物安全风险物质(如医疗废物、动植物疫情废弃物等),这些污染物的控制技术尚不完善,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从环保产业常规污染物控制向特殊污染物控制转变,这意味着要针对一些难降解、难处理、高毒性、高风险的特殊污染物,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新型污染物等,开展针对性的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提高特殊污染物的识别、监测、预警和治理能力。

例如,一些化工企业通过建立特殊污染物清单管理制度,加强源头控制和过程监管,采用先进的生物降解或 氧化等技术,有效去除了挥发性有机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三、过去的单因子控制向协同控制转变

实现“新环保”的升级,需要从过去的单因子控制向协同控制转变,即在治理某一类环境问题时,同时考虑其他相关的环境问题,实现多污染物、多领域、多主体的综合防治,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这意味着要综合考虑大气、水、土壤等多个介质的相互影响和耦合关系,实现多介质、多领域、多层次的协同控制。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

以长三角区域为例,该区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资源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长三角区域面临着大气、水、土壤等多方面的环境压力和挑战,需要加强区域环境协同治理,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近年来,长三角区域在政策制定、机制建设、项目实施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协同控制措施和案例。

四、从服务型行业向创新型行业的转变

实现“新环保”升级从服务型行业向创新型行业的转变,这意味着要加强环保产业的创新驱动,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提升环保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环保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环保产业的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促进环保产业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的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是“新环保”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区别于传统环保的显著标志。要加大对“新环保”相关领域的研发投入,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水平的“新环保”技术和产品,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新环保”创新平台和项目,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环保”创新企业和品牌。

上述四大转变是传统环保行业向“新环保”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4个核心维度。未来几乎所有的生态环境问题都是系统问题,都要系统地解决。企业的业务要聚焦在点上,但是企业家要有产业全局全景视角。


结语

从“快时代”向“大时代”转变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和“双碳”目标的提出,环保产业将迎来新的机遇和要求。

从发展趋势来看,环保产业将从“快时代”向“大时代”转变,不仅要在“量”上扩大规模,更要在“质”上提升水平,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从机遇和挑战来看,环保产业将受益于 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享受政策红利和市场空间。同时,环保产业也要应对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的不足,行业竞争和监管压力的加大,资金投入和回收周期的不匹配等问题,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从发展方向和目标来看,环保产业将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服务 战略为导向和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和支撑,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和路径,以高质量发展为要求和标准。

总体上,环保产业的内容在不断丰富、产业链在进一步延展,当产业底层逻辑发生变革,凯发平台有必要重新审视产业发展、引领企业再出发。

[返回]